山東張同春:胸懷暖陽,大步向前
張同春,男,漢族,1973年3月4日生。山東泰安正一堂醫藥公司執業中藥師,全科副主任醫師,肥城市愛心協會理事,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長期從事基層醫療工作,從2019年底起專事藥學,任泰安市正一堂醫藥有限公司質量負責人。
干好本職,潛心守望魚水情
藥品是攻克疾病最重要的武器,張同春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深深地感悟到合理用藥的重要性。臨床醫生要進行用藥隨訪和藥師會診,病歷等醫療文書要體現用藥觀察,居民健康檔案重點記錄用藥觀察和隨訪,指導合理用藥,及時發現慢性病用藥不良反應。
他立志扎根基層,立足實際,苦練業務,認真調劑,潛心指導患者用藥,堅持“防治結合、長期照看、醫藥并重”,以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設計用藥方案,提倡“醫藥雙修”理念,突出“簡便親情”服務模式。
為提高診療整體水平,確保人民群眾用藥安全,踐行“醫藥雙修”,張同春業余時間刻苦學習取得執業中藥師資格,提高了服務質量,拓寬了服務領域,受到群眾好評。他發揮懂醫知藥、能中會西的業務特長,注重病人的個體特征,在社區常見多發病、高血壓、糖尿病、哮喘和兒科等疾病治療中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用藥方法。
肥城百貨大樓退休職工李玉增老人突患腦卒中,意識不清、運動障礙,張同春幫助老人入住人民醫院,在老人病情穩定后,上門指導老人用藥,配合康復治療,現在老人神智恢復,生活可以自理。
熱心公益,扶貧奉獻鑄忠誠
張同春在長期的基層工作中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家庭和弱勢群體,他總是盡最大努力去幫助他們。
肥城儀陽鄉空杏寺村趙麗、趙龍姐弟倆品學兼優,可是父親沒有工作,奶奶和母親體弱多病,貧弱的家庭無力供養,兩個孩子面臨輟學。張同春聞訊后主動負擔起兩個孩子的學習、生活費用,直至兩人大學畢業。趙龍、趙麗不負眾望,考上大學,畢業后雙雙成為人民警察。
王瓜店街道辦事處上古莊村陳孫氏老人體弱多病,兒女不在身邊,張同春長期照看,免費送醫送藥……2009年,張同春被肥城市委宣傳部、肥城市文明辦授予“鮮花送文明文明之星”榮譽稱號。
2016年,張同春被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藥報、人民網評為年度“最美基層好醫生”。
張同春工作之余積極參加社會事務。2018年,他響應肥城市委統戰部“牢記五一口號,不忘合作初心”號召,在肥城市委統戰部指導下,帶領農工黨醫療團隊赴深入湖屯鎮敬老院、石橫鎮和各礦區、邊遠地區開展精準扶貧義診,給困難弱勢群體送溫暖。他帶領團隊免費給老人查體,并個人出資兩萬多元為每一位困難老人贈送一臺電子血壓計,給行動不便的老人配備輪椅。此外,他還多次組織扶貧義診,深入石橫、陶陽礦宿舍區,安駕莊等地帶去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個人捐資捐物10萬余元。
20余年來,張同春在基層各個崗位上累計為貧困群眾減免醫藥費20余萬元。2018年,張同春被農工黨泰安市委會評為“社會服務和定點扶貧先進個人”。
慷慨逆行,關鍵時刻顯擔當
己亥歲末,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張同春利用和衛生消殺用品生產廠商熟悉的便利,赴廠家采購10萬余元的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抗疫物資,并在泰安市正一堂醫藥有限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分送新城街道辦事處、肥城中醫院、肥城人民醫院等10余家單位,緩解了應急之需。
同時,張同春還參加了農工黨專家團隊,參與制定山東省社區新冠肺炎防治措施,積極參加疾控部分新冠肺炎流行病學調查和社區防控,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和農工黨山東省委授予“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山東省優秀農工黨員”的稱號。
銘記黨恩,胸懷暖陽譜新篇
張同春成長在崇文尚禮的汶水河畔,他的父親當了一輩子村支書,奶奶也是解放前的老共產黨員,紅色熏陶伴隨著他的成長。“要做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知識報國”的理念在他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工作后,除了進修學習,張同春更是勤于研究總結業務。作為農工黨員,他牢記社會責任和使命,積極建言獻策。
醫藥學是厚積薄發、不斷學習的專業,張同春學習創新,先后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巨刺法合并酰丹注射液治療腰椎間盤脫出證臨床觀察》《小青龍湯加味配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汶水潺話香附》等10余篇論文。
2015年7月,主編叢書《新編診療學研究》(中醫古籍出版社)。
他用10年寫成《中西醫兒科臨床擷萃》,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于2016年6月出版發行。同年,他發明的“防靜電可調節式多功能霧化裝置”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張同春數十載守護居民健康,以熱情和奉獻輻射醫藥人守正仁心正能量,以黨的方針政策和泰山挑山工精神為指引,為醫精誠,合藥用心,從本職小事做起,以基層為支點畫好事業和人生的“同心圓”,當好群眾健康的“守門人”。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