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朱冬梅:從“灰姑娘”到“CEO”的“人生蝶變”

  • 2021-11-29 14:35
  • 作者:
  • 來源:中國食品藥品網

  

  “書籍、網絡、藥品包裝盒或說明書都是我們學習藥學知識的好平臺;豐富的藥學知識是有效保障患者用藥安全的關鍵……只要嚴格按照工作室的制度要求,繼續加大安全用藥的宣傳和培訓力度,加大‘老帶新、傳幫帶’活動及藥學服務意識提升的工作力度,做深、做實、做細門店工作,我們就能切實保障好患者的用藥安全。”7月5日,四川藥品銷售連鎖企業中最早的“勞模工作室”——四川全泰堂藥品連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朱冬梅勞模創新工作室”,第39期人才培訓班正式開課。來自公司門店的200多名店員參加了此次培訓。這個在當地被稱為“執業藥師搖籃”的工作室,自2018年成立以來,以年均42人的速度為公司培養執業藥師126名。在當前藥品零售行業執業藥師極為緊缺的情況下,這個工作室不但為公司發展儲備了人才,更為公司門店近年來全面實現安全用藥“零差錯、零失誤”目標提供了堅強保障。


  從工作室的名稱中不難看出,“零差錯、零失誤”的“堅強保障”與一個名叫朱冬梅的人息息相關。朱冬梅何許人也?她便是四川全泰堂藥品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一個31歲時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執業藥師,成為當年全國最年輕的“勞模藥師”;一個四川省最早獲得“勞模”殊榮的“80后”執業藥師;一個來自貧困鄉村、矢志從藥,21歲參工、22歲當店長、32歲成為“CEO”的鄉村“灰姑娘”。無論崗位角色、社會身份如何演進與變遷,這位早將“模范”根植于內心的“勞模藥師”,矢志不渝的是對執業藥師這份職業的無比摯愛與不斷追求。


  行業標兵的成長之路


  2003年,帶著“優秀大學生”光環從成都醫學院畢業后的朱冬梅通過考聘成為公司店員。她被分配到公司連鎖8店,負責給顧客抓藥、拿藥。平凡的崗位并未讓她感到沮喪和抱怨,相反,她要求自己必須成長為公司里的行業能手、標兵。


  成功的道路總是崎嶇。“每天,冬梅都要堅持逐個復核門店調劑的幾百張處方,逐位指導患者煎藥、用藥。她復核的處方和為患者指導的用藥從沒出過任何問題。”同事們眼中的朱冬梅勤奮而心細,尤其對前來買藥的老年人,她每次取完藥后不僅詳細告知其吃藥的時間、劑量和注意事項,還將用藥事項和她的電話號碼寫在一張“愛心小卡片”上交給他們帶回家。“因為老年人健忘,用卡片幫助記憶簡單又方便。他們用藥后萬一出現什么問題,有了電話號碼也可以第一時間聯系到我,及時處理。”


  此外,“特別專業、特別有原則、特別有耐心”也是同事們給予朱冬梅的評價。有一次,一名患者拿著一張治療風濕病的中藥處方到門店抓藥。“半夏和草烏要產生毒副作用。這兩種藥只能二選一,如果咳嗽痰多可以保留半夏去掉草烏;如果風濕太重可以保留草烏去掉半夏……”接過處方審查后,朱冬梅立即告訴這名患者處方中存在的問題,希望這名患者能找醫生復核一下。誰知這名患者滿不在乎:“你管那么多干什么,把藥給我就是了!”當朱冬梅試圖再作解釋時這名患者卻火冒三丈:“你不就是一個抓藥的嗎?你哪有那么多事啊!醫生處方都開了,你照著抓藥不就行了嗎?”不過,朱冬梅仍然保持微笑、耐心勸導。最后,當這名患者找到醫生復核并更改處方再次來到門店抓藥時,對朱冬梅真誠地表達了歉意和感激。


  “要想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藥學服務人員,正確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就必須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朱冬梅決心重拾課本,在工作之余看書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9年間,她先后成功取得中藥士、助理醫師、藥師、執業醫師、執業中藥師等10余本資格證書和職稱證書。


  “競賽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2015年,為參加四川省當年的中藥調劑員技能競賽,已經成為連鎖公司質管員的朱冬梅連續數月每天堅持下班后主動到公司門店加班,幫著同事審核處方、認藥抓藥。“后來,這個門店400多種中藥的名稱、功效,甚至每味中藥的存放位置我都記得一清二楚。”


  “第一名、一等獎、首席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優秀青年崗位能手、全國十佳傳習師……總共好像有20來個獎項吧?”多次代表四川參加全國技能競賽的朱冬梅,已經記不清自己到底獲得過多少個全國、全省、市級的獎項和榮譽了。在同事們的心目中,她早已成大家爭先學習的榜樣、明星和模范。在她的帶動下,只要有她在的門店,每年考取執業藥師資格證的人數都要比其它門店多很多。


工作照1


  勞模CEO的示范引領


  有為則有位,2004年,年僅22歲的朱冬梅成為公司門店最年輕的店長;2010年,28歲的朱冬梅出任公司最年輕的總經理助理兼店長;2013年,31歲的朱冬梅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成為當年全國最年輕的“勞模藥師”以及四川省最早獲得“勞模”殊榮的執業藥師;2014年,32歲的朱冬梅走馬上任,成為全泰堂集團最年輕的CEO,正式開啟人生下一段嶄新的高光時刻。


  角色轉換總會帶來思路的變化。“對藥品零售企業來說,人才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礎、關鍵和保障。”朱冬梅將門店管理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感悟,逐步完善、固化、提升為公司治理的規章制度,大力實施以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為重點的人才工程,全力打造全國藥品銷售的示范企業、標桿企業。


  “名老中醫是人才引進工作的重點對象。6年來,我們先后招引了36位名老中醫進店坐診。”2009年,為將公司二店打造成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國醫養生館,朱冬梅在得知四川省名老中醫李中華和遂寧市名老中醫李世忠即將退休的消息后,第一時間帶領員工登門拜訪。


  感動于朱冬梅三顧茅廬的真誠和堅韌,兩位名老中醫不僅自己進店坐診還推薦了三位老中醫進入門店坐診。“名醫效應”讓二店的銷售額一時暴增。為此,二店隨即增設了科普中心、媽咪寶貝室、24小時全天候服務等。


  通過組織各類專業培訓等方式培養大量的執業藥師是人才培養工作的重點。“公司店員每月至少參加1次公司組織的大培訓、參加2次門店組織的小培訓;通過允許員工請假備考等制度建設,為員工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凡是考取執業藥師資格證或提升了學歷的員工都能得到相應獎勵;從執業藥師的人數、增速等方面開展‘優秀門店’評比活動并實施獎懲……”從門店經驗逐步完善而來的人才培養制度,在朱冬梅的主導下早已成為工作室專業人才的培養制度并在公司推廣,同時成為工作室保障患者科學、合理用藥的主要職責和重要環節。


  “每次培訓,她都會親自給大家上課。”困難員工王蘭瓊以前只是一名超市收銀員,在朱冬梅的結對幫扶下,通過對藥學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現已考取執業藥師資格證。為幫她減輕報考執業藥師的后顧之憂,朱冬梅為她患病在家的丈夫在公司申請了特困補助,為她上學的小孩在公司申請了助學金,還幫助她家解決了生活困難。


  “不懂的藥學知識可以問她,搜集整理備考資料也找她,她也常在空閑時候給我輔導藥學知識。”王蘭瓊和同事們介紹說,自從朱冬梅擔任公司總經理后,公司人才培養方面的各種資助政策和激勵機制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細。“不過,該嚴的地方也越來越嚴了。曾有2名店員在調配處方時以次充好,被剛好進店進行質量檢查工作的朱冬梅發現,為確保藥品質量和公眾用藥安全,公司根據制度規定當即對這2名店員予以辭退。”


  事實上,無論是寬是嚴、是獎是罰,都是朱冬梅帶領團隊大力推動“人才工程”,提升藥學服務能力、保證藥品質量、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有效而做的種種努力。


  “一路走來,我很感激曾在藥學服務專業技能提升方面給予我關心幫助的人。我也希望把這樣的關心和幫助傳遞給身邊需要的人們。”談及從“灰姑娘”到“CEO”的人生蝶變,朱冬梅謙虛而堅定地說:“我沒有超人的智慧,只有不愿平庸的鉆勁。我希望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能夠起好一名共產黨員和勞動模范的帶頭作用,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詮釋一名執業藥師的情懷,并將自己真心實意為患者服務的人生旅程走得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張可欣)

分享至

×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相關閱讀
網民評論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