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田國群:為顧客提供更專業更優質的服務

  • 2021-11-29 21:24
  • 作者:
  • 來源:中國食品藥品網


  今年51歲的田國群,是一名共產黨員,她從事醫藥行業已有30年,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先后取得執業醫師、執業藥師資格證。


  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田國群在云南省保山衛生學校學習西醫醫士專業,畢業后進入隆陽區羅明糖廠醫務室工作,工作14年后,因為糖廠改制下崗。但是她并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很快打起精神到保山安利醫院內科進修了7個月,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2006年5月,田國群回到家鄉瓦房開設了田國群診所,為家鄉群眾提供便利的醫療服務,獲得家鄉群眾的高度認可。2012年,田國群開設了懷德仁大藥房瓦房連鎖店,用自己的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為家鄉群眾的用藥安全保駕護航。


  以專業素養贏得群眾信賴


  作為一位醫生同時也是共產黨員,田國群自經營起藥店以來深知自己責任重大,本著對患者生命健康負責的態度,公司配送的每批藥品都嚴格按照有關制度和操作規程進行收貨和驗收。并且定期進行質量檢查。她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養護店里的1300多個品種藥品,開業至今沒有出過一起醫療事故。


  瓦房本地居住著彝族、苗族、白族、傣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群眾,很多文化程度不高、上年紀的老人別說書寫漢字甚至都不能使用漢語流暢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的子女大多在外務工,看病抓藥經常是自己獨自前往。田國群在和他們溝通中語速緩慢,提高音量,反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交流,再配合上一些肢體動作便于他們理解。此外,她還在藥品的外包裝上用數字、圖形標注用藥的規則,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方便患者回家之后再次咨詢。漸漸地,她的忠實顧客越來越多。


  在鄉下每隔五天會有一個熱鬧的趕街天,離中心鄉鎮比較遠的村寨里的居民大多會趁這天來看病。田國群耐心地為每一個患者看病、拿藥、說明服藥注意事項等,耳背的老年顧客還需要大聲貼在耳朵邊跟他們說,有的病人需要重復兩到三遍用藥事項她也不厭其煩。經常一個上午都顧不上喝一口水,下午聲音都是嘶啞的。日積月累,田國群患上了慢性咽炎。可她覺得自己慢性咽炎事小,沒說清楚服藥注意事項病人把藥服錯了事大。


1


  有口皆碑的“田嬢嬢”


  除了專業過硬、服務態度和藹可親,她的人品在村寨里也是有口皆碑。一次一個彝族老鄉到藥店里來買暈車藥,要趕到市里的醫院看病,但是把錢包落在店里了。在繁忙的一天看病拿藥結束后,田國群發現店里有個錢包,她叫上隔壁鄰居一起打開這個錢包,發現包里有三千多元現金和身份證、銀行卡等重要證件,還在包里發現了一張寫著號碼的小紙條。她嘗試著聯系了這個號碼,恰好就是錢包主人。這位彝族老鄉到了市區醫院才發現自己錢包丟了,絕望之時是田國群的電話拯救了他。老鄉馬上包車從市區往村里趕,見到田國群后淚如雨下。錢包里的錢和卡是她的全部身家。老鄉要拿出200塊作為謝禮答謝田國群,她沒有接受。兩人因此還成為了朋友。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鄉親里都說“東西落在田國群那了,沒事,過一周去找都還在呢。”


  瓦房有一家敬老院,里面住著十多個孤寡老人。他們到店里拿藥,田國群經常不收取任何費用。不只是這些人,本地的困難弱勢群體來買藥,田國群也經常為他們減免藥費。附近中學和小學里的一些學生稱呼田國群為田嬢嬢,生病了就會到她這里看病拿藥,因為學生沒有太多零花錢,藥費都是記在賬上,由他們的長輩來店里再結賬。田國群從不擔心家長們不結賬,她覺得她應該像這些學生和家長放心到自己店里就診買藥那樣相信他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防疫是藥店的一項重要任務,田國群每天都要對店面進行消毒,認真做好防疫工作。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登記“一退兩抗”藥品,冬季是流感多發季節,人流量很大,田國群實在忙不過來發動了家里的親戚來店里幫忙登記信息。每天從早上8點開始營業到晚上10點,像陀螺一樣轉不停,她卻從沒有任何怨言。有人勸她少看幾個病人少賣幾份藥休息一下,可她卻說:“病人都到我店里來了,我怎么能辜負他們的信任呢。”


  田國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職在崗,以過硬的專業能力和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堅持為患者和顧客提供更專業、更優質的服務。


(責任編輯:宋佳薇)

分享至

×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相關閱讀
網民評論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