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胡春霞:做安全用藥的“燃燈者”
臨床醫學畢業的胡春霞在老家的鄉衛生院做助理醫師,但心里時刻懷揣著“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夢想。
23歲時,胡春霞從湖南老家只身來到上海,想趁自己年輕時多長長見識、多學點知識。初來乍到,經歷過多份工作崗位后,她最終選擇進入江西益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從最基層的營業員做起。
不斷學習自我提升
剛到門店,勤奮好學的胡春霞對新知識的渴望就像樹苗對陽光雨露的渴望。為了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胡春霞就時時刻刻跟在老藥師后面,聽他們給顧客分析癥狀,講解藥品的功效及用法用量、注意事項,還用小本子不停地記錄著,常常被戲稱為“跟屁蟲”。不當班時,胡春霞就趴在柜臺上,站在貨架邊,一邊翻看著藥品說明書,一邊在本子上記錄著。就這樣,很快她就清楚地知道了所有藥品的擺放位置,常見藥品的功能主治、禁忌癥、用法用量等。
經過不懈努力,胡春霞很快便取得了上海市的初級藥師證,并從營業員升職為駐店藥師。因表現突出,2009年又被調入上海益豐連鎖總部,成為一名質量管理員,負責片區內30多家門店的質量管理工作。為了能更快地上手,胡春霞放棄周末休息,經常加班到深夜。從法律法規,到制度流程,一點一點地學習。在她的努力下,所轄門店的質量管理工作逐漸理順,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健全。
2010年,胡春霞取得執業藥師資格證。她選擇去蘇州一家藥店,但很快就發現,作為一個新人執業藥師,高薪雖然很有誘惑力,但她更需要的是可以讓她不斷成長的平臺、需要更多的磨練。于是,她再次回到上海益豐,做起了質量主管。由于德能兼備,業績突出,通過競聘于2011年從上海益豐調任江西益豐,30歲不到的胡春霞就擔任起質量管理部的負責人。
保障公眾用藥安全
“愛一行,干一行,鉆一行。”已然成為了胡春霞不懈追求的職業目標。調至江西后,她負責全省500多家門店的質量管理工作。在新的崗位上,胡春霞一邊堅持學習,努力提高自己,于2012年自考了南昌大學本科;一邊思索如何管理好這么多零售門店,迎接這個巨大的挑戰。
有一次,她發現一家門店的冷藏柜里,有一盒“重組人胰島素”已經結冰,遺憾的是包裝盒上“不得冷凍”的字樣,卻不被人關注。這種已經失效的藥品一旦銷售出去,后果不堪設想。還有一次,一位20來歲的男性顧客,由于自己的頭發不斷變白,聽人說吃某個含有“何首烏”的中成藥能讓頭發變黑,就先后多次到藥店購買這個藥品,連續吃了兩個多月后,顧客出現了全身黃疸、食欲減退、乏力等癥狀,就醫后診斷為“藥物性肝炎”。于是,顧客投訴藥品質量存在問題。在處理投訴的過程中,胡春霞發現,這并不是藥品質量的問題,而是店員在銷售藥品時沒有囑咐好用藥的注意事項。因為該藥含有何首烏,使用不當會對肝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傷,一般不建議長期服用。
發生在身邊的這些事例,讓胡春霞陷入沉思:藥品關乎生命安全,我們萬分之一的差錯,對患者來說,可能就是百分之百的事故。在顧客的心里,只要出了問題就一定是藥品的質量問題,就一定是藥店的信譽存在問題。她問自己,做質量管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保證顧客買到不過期、不變質的藥品嗎?是維護企業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嗎?答案在工作實踐中漸漸明朗——保障公眾用藥安全,不僅要把質量管理落到實處,還要提升全體員工的藥學服務水平。
點燃用藥安全之燈
胡春霞認為,連鎖企業的質量管理工作,只靠質管部門的例行檢查和督促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全員培訓工作常態化。胡春霞一邊深入門店走訪調研,收集不同崗位知識需求;一邊四處請教,制作課件,謀劃員工培訓方案。在多次匯報、取得公司領導的支持后,胡春霞開始逐步實施內部培訓計劃:周培訓、月培訓、季度培訓、新員工培訓、職位晉升培訓、執業藥師崗前培訓……所有員工都必須在通過考核后方可上崗,同時運用獎懲政策,把競爭機制引入各門店的檢查評比之中,不斷強化藥品質量管理和藥學服務。
為確保不同崗位、不同層次的員工都能學有所得,胡春霞“因材施教”,給營業員講藥品儲存環境的重要性,講藥物失效后對顧客的影響;給驗收員講解怎樣正確驗收才能確保到貨藥品的質量,把好驗收關的重要性;給養護員講解應該怎樣分區儲存藥品,各個區域的溫濕度范圍;給執業藥師講解門店從購進、驗收、儲存、到銷售、到售后怎樣全方位的做好質量管理,確保藥品安全有效。
通過一系列培訓,員工的質量意識、責任意識和藥學服務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門店藥品的報損率和顧客投訴率均大大降低,全員培訓帶來的改變十分明顯。同時,胡春霞還向公司提議出臺了一系列獎勵政策,激勵符合條件的員工報考執業藥師,不斷充實專業藥師隊伍。
胡春霞常說,知識是燭火,能照亮一個人,也能照亮很多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群體的力量是無窮的。保障公眾用藥安全,需要更多的“燃燈者”。
(責任編輯:宋佳薇)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