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中國醫藥報》頭版七條、八版三條以“提升整體素質 點亮職業榮光——執業藥師隊伍建設全方位發力”為題對執業藥師發展建設進行全方位深度專題報道。現將報道全文轉載如下:
提升整體素質 點亮職業榮光
——執業藥師隊伍建設全方位發力
2015-11-17 來源:中國醫藥報 作者:董笑非
“現今,我國在執業藥師建設方面仍然存在著法律法規亟待完善,供需矛盾較為突出,區域發展尚不平衡,能力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身為執業藥師,如果不懂藥、不知藥、不會指導用藥、不會與公眾進行健康知識方面的交流,怎么能夠配得上執業藥師的神圣稱號?執業藥師當自強。”11月12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在常州市組織召開的“藥品安全與執業藥師”第三期研討會上,國家總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主任周福成擲地有聲地說道。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理順藥品價格,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此前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第一批取消6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中取消了“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兩項資格審查,取消這兩項審查,也是要實現“三醫”聯動,“執業藥師勢必要在整個‘三醫’領域發揮更重要作用”。那么,執業藥師能否擔此重任?又該如何承擔?會上,業內專家及有識之士紛紛建言獻策,期待更好地發揮執業藥師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健康指導方面的專業價值與優勢。
職責大 任務重
執業藥師是我國醫藥領域中必不可少的一支專業化職業隊伍。國家總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專家顧問康震表示,藥物的開發研究、臨床試驗、注冊上市、生產銷售、市場推廣、渠道流通、運輸存儲、零售服務、藥劑發放、用藥監控、評價研究都離不開執業藥師,其職責范圍正在不斷擴大。
據相關數據顯示:當前,發達國家每萬人擁有10~20名執業藥師,我國臺灣地區每萬人擁有12名執業藥師,而大陸地區每萬人只擁有1.37名執業藥師。“按照我國現有人口數量來講,理論上我國目前應有85萬名真正注冊上崗的執業藥師提供藥學服務。”周福成分析道,“但就當前執業藥師注冊人數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來看,數量已不是大問題,質量問題才是執業藥師發展的當務之急。”
國家總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佐證了周福成的觀點——截至2015年10月31日,全國注冊執業藥師243279人,注冊總人數較2014年底增加76775人。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國將有60萬人左右獲得執業藥師資格。
中國藥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章映歡也對周福成的觀點表示贊同。“當前執業藥師整體學歷層次偏低,藥學服務能力水平欠缺,高職畢業生是執業藥師隊伍的主體。”章映歡說道,“截至2015年10月,藥品零售企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31.4%,專科及以下學歷占68.6%,非藥學類專業占39.3%。執業藥師專業知識更新跟不上。”
康震對當前執業藥師發展的關鍵問題進行了分析:“首先,執業藥師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執業藥師法律缺失讓其無法明確責權利;制度缺陷即34號文(《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實施辦法》)修改尚未到位,讓執業藥師角色定位有偏差;體制不順使得衛生與藥監體系無法整合。其次,執業藥師素質有待提升。藥學高等教育需要調整,執業藥師準入標準需提高,繼續教育工作也需加強管理。再次,執業藥師監管模式有待調整。比如注冊率增長但在崗率低,更存在不真用、不能用和不夠用問題。同時,執業藥師宣傳力度有待加強。自我推廣,走進社區的信心和力度不足。另外,藥學服務與醫保有待銜接。執業藥師從賣藥行為轉變成控費行為的服務模式尚未建立。”
為目標 共奔跑
“進一步完善國家執業藥師制度,確立并提升執業藥師社會地位。到2020年,力爭全國具有執業藥師資格者達到120萬人,注冊上崗的執業藥師達到90萬人,平均每萬人口擁有6名執業藥師,在城鄉基本實現同等的優良藥學服務。”會上,周福成給出了未來我國執業藥師的設想發展目標。
很顯然,實現數量與質量并重這一目標任重道遠。然而,正如英國作家金斯萊所說的那樣:永遠沒有人力可以擊退一個堅決強毅的希望。為切實有效地建立完善與我國醫療保障水平相適應的執業藥師專業化隊伍,社會藥店、醫療機構、高等院校皆在向這一共同目標加速奔跑。
江蘇省百佳執業藥師、江蘇恒泰人民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執業藥師孟大鵬告訴記者,為成為合格且值得信賴的執業藥師,公司的執業藥師們皆在努力提升專業知識水平和解決問題(審核處方,收集和上報藥品不良反應情況,收集、整理、分析、傳達藥品質量信息等)的能力。經常深入社區開展藥學服務,幫助患者正確合理用藥、建立健康檔案并及時跟蹤用藥情況等。“通過開展藥學服務,提高了居民用藥安全性,減少了資源浪費。” 孟大鵬深感執業藥師只有通過藥學服務才能體現價值。
無獨有偶,云南白藥大藥房有限公司質量部經理徐冰川也告訴記者,借助執業藥師的力量,該公司已將藥學服務工作做到了基層。公司整合了內外部藥學醫學專家資源,產品及設備資源,組織開展了跨區域的一體化的藥學服務活動,重點支持老、少、邊、窮州縣藥學技術人員短缺區域。并通過執業藥師對公眾開展通俗易懂、內容簡潔的安全用藥科普宣傳及對特殊慢性病人群的專科教育等。
醫院藥師也在努力。正如常州市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游一中教授所言,“服務態度好、配好藥是不夠的,藥師有責任確保患者正確合理地使用藥物。”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在藥師發揮作用方面走在了前列。據該院藥劑科主任葛衛紅介紹,該院已經建立與醫療機構工作相適應的藥事管理委員會指導下的藥品遴選采購管理領導小組、藥品質量監督、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監測、合理用藥監督指導、特殊藥品使用管理5個領導小組。該院的病區臨床藥師20人,已積極介入到術后疼痛管理、抗凝管理、內分泌、ICU等多數科室;門診診區的4位臨床藥師也在從事慢病管理工作。同時,醫院還開設了藥學門診,為抗凝、疼痛、哮喘、妊娠等提供藥學服務。
山東大學的“執業藥師能力與學歷提升計劃”項目也已在河北、陜西、內蒙古等16個省建立了19個學習中心。該校繼續(網絡)教育學院院長靳光華表示,該校計劃推進以行業為導向構建執業藥師崗位勝任力模型,培養應用型、服務型專業人才。未來還將為企業個性化需求及執業藥師的終身學習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
配得上 用得好
“在‘十三五’時期內實現全面提高執業藥師的素質能力,任務艱巨,但勢在必行。”周福成堅定地表示,“執業藥師的發展不是盲目發展,既要解決‘配得上’,更要確保‘用得好’。”
具體而言,周福成認為首先要解決好提高執業藥師準入門檻與注冊標準問題;其次是要有計劃有考核地對已經取得執業藥師資格者,尤其是要對已經注冊的大學本科學歷以下或沒有藥學、中藥學或醫學專業學歷背景的執業藥師,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有實際成效的提高學歷與補充專業知識工作;再次是要切實有效地、嚴格規范地做好執業藥師自覺學習及參加繼續教育。
在康震看來,執業藥師未來應是堅持“以人為本、以業為重、以用為先、以用定考、以用施教、以用定培”的發展導向與目標。“提高資格準入門檻,加強建設實訓基地,優化執業藥師資源多點執業,按藥店分級分類實施差異化管理配備執業藥師,提升學歷和執業水平,推進社會公共服務、扮演監護患者用藥安全角色,都是推動執業藥師隊伍發展的關鍵所在。”康震強調,“執業藥師未來也要做好患者分級診療后的工作,成為醫療團隊的成員,減少患者轉診過程中的信息缺失而造成的醫療監護缺漏,做好用藥重整。”
青島和睦家醫院藥房主任陸浩提出的“用患者導向思維實現藥師價值”與安徽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孫旭群“藥學服務需要專業技能和服務意識的共同支撐”的觀點不謀而合,也是執業藥師“由利潤中心轉變為成本中心”的必由之路。
執業藥師的發展建設離不開政策的支撐。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執業藥師注冊上,國家總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正在加快完善執業藥師注冊管理規定,統一規范執業藥師注冊機構職能與注冊程序。未來,也將結合社會藥店分類分級管理,研究制定執業藥師分級管理;推進執業藥師多點執業的相關政策研究與實施,鼓勵并吸引學歷較高、專業知識較好、執業經驗較豐富的執業藥師優先開展多點執業(廣東省已率先試點);也在積極與醫保部門溝通,在醫保費用中增設藥事服務費。在會上,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中國藥學會、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和中國醫藥商業協會聯合制定并發布的《執業藥師業務規范(試行)》,將于2016年1月1日施行,必將推動執業藥師向開展優良藥學服務更邁進一步。